穗伯全员勇抗疫,助力广州速控疫
自2021年5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通报,广州荔湾区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,5月26日,海珠区发现1例本地新冠肺炎核酸阳性人员,广州的疫情逐渐升级。广州11个区相继发布全员核酸大规模排查工作。经过核酸大排查和各区域分级分类防控,至6月底全市中高风险区陆续调整为低风险地区,7月2日,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,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,以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悉心指导下,经全体市民共同努力,我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。
全员核酸采样、隔离酒店驻守、新冠疫苗注射……广州疫情防控,基层全科医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到处都有穗伯全科学员的身影。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为广州市全科医生提供职业技能再培训,促进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的提升,着力打造创新性的全科健康管理分级诊疗广州模式,牵头制定《广州·伯明翰全科医师(家庭医生)骨干培养方案(2019-2021年)》。由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中心承办的穗伯全科医生“星火”一期选拔了来自全市30个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60名全科骨干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。
两年的穗伯全科培训,广州市卫健委组织了强大的师资团队进行培养,关键时刻,穗伯星火全科学员勇于担当,运用所学专业知识,奋战在抗疫一线。为广州疫情的快速控制,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2021年5月21日早上5点50分,还在睡梦中的穗伯全科学员、荔湾区多宝街的冯雪莹医生接到电话,荔湾区龙津发生一例新冠阳性患者,需要紧急调派人员支援,询问能否安排医生。冯医生立即响应号召,匆匆给孩子黑板上留言后就出发了。6点30分,冯医生到达龙津汇鑫阁,马上投入核酸采样工作中。
5月25日晚,冯医生在结束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刚踏上回家的路时,她接到紧急通知,三人小组马上赶赴鹤园小区执行新任务。这里刚确诊3例阳性病例,荔湾区政府、卫健局、区疾控紧急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核酸采样。炎热的夏夜撞上了倾盆大雨,冯医生与伙伴们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。凌晨5点,持续站立了7、8小时的脚又胀又痛,冯医生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,7点一到她又准时出发去单位上班。

2021年5月27日,穗伯学员海珠区龙凤街的邓静婷医生刚值完班,就收到通知号召前往海珠区龙凤街新民居委开展大采样。邓医生第一时间报名,在短短的2小时内要完成筹备分工、配合街道、场地布置、物资配备等任务。这次核酸采样工作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才结束。

2021年6月20日中午,天河区卫健局紧急向各社区召集采样人员进驻凤凰街,开展15万人核酸大排查。穗伯学员天河区华师社区的刘新霞医生,作为一名党员,闻令而动,主动请战,10分钟就从家赶到单位,参加单位组织的5人党员突击队。他们迅速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,持续作战至深夜2点多,坚持采完最后一个样本,并打包好医疗垃圾。她穿着防护服,带着护目镜,在酷热的室外采样点里,不到一会儿,便已浑身湿透,脸、耳朵和额头边上已留下深深的印痕,双手被汗水浸白。

穗伯学员林细明在增城区荔城街抗疫。他说,那天刚好是父亲节,对于医护爸爸来说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天,是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的无数日子里平凡的一天, 是自己错过的许多节日里普通的一个,作为医生已经习以为常。
穗伯学员黄奕云在白云区驻点酒店抗疫,她说,疫情就是命令,哪个“战场”需要我们,哪里就会有我们的身影。
穗伯全科学员遍布广州30个社区和乡镇卫生院,哪里有疫情,哪里有任务,哪里就有我们穗伯全科学员的身影。
(穗伯学员吴均明奋战在桥南街社区)
(穗伯学员毕静仪在花都区抗疫)
(穗伯学员郭志锋、梁桂松在南沙区东涌镇抗疫)
(穗伯学员赖国彬在越秀区大东街抗疫)
(穗伯学员李泽星在从化区太平镇抗疫)
(穗伯学员梁婉玲在黄埔区九龙镇抗疫)
(穗伯学员刘戊谊梁在越秀区珠光街抗疫)
(穗伯学员陆冬梅在南沙区南沙街抗疫)
(穗伯学员谭美红在海珠区沙园街抗疫)
(穗伯学员韦燕君在海珠区昌岗街抗疫)
(穗伯学员王靖瑜在荔湾区白鹤洞街抗疫)
新冠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我们穗伯班“星火”一期的60名学员,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技术,饱满的热情,义不容辞地投入到广州市各个区域的抗疫保卫战中,为广州市打赢新冠疫情保卫战,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路在脚下,重任在肩,我们穗伯全科学员将一如既往,脚踏实地,尽职尽责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去